越是常识,越不被大众所知

654人浏览 / 0人评论

   如果我们把大脑比作是一个容器,设想一下,我们如果不断地往容器里填满知识、信息,意味着我们将会懂得更多,因为我们懂得更多,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轻松应对和处理很多事情,理应我们会得到更多,更加幸福。但是结果往往出乎我们意料,并未因我们不断地填满我们大脑的认知水平、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出现我们需要出现的结果。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不断给自己装填知识后,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它就是:我们未让装填我们大脑的知识使我们的大脑这个容器变形,也就是说我们在看一件事时,同样的信息,同样的事物,我们看到事物的角度发生变化,信息解读没有发生变化,而只有当我们的形改变了,才能真正的让我们自己改变,这这种改变与老子说的道是相吻合的。就如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认为是一种灾难,但却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机遇,一个人认为失去了动力,其它人却认为给自己增加了动力……也就是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什么信息,而是形状,如何解读、如何理解,关注的重点这就是由我们大脑容器的形状决定。这对我们个人来说很重要。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也希望或是找到天才般的一种知识或是方法能来改变自己,所以我们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在积累知识的时候,却常常忘却其实我们只要把已知的常识,重新解读或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就不一样了,我们往往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翻阅大量的书籍,甚至有的人花巨额费用来学习一些新兴的激励课……想通过接受更多的信息来改变自己,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强调寻找正确的答案,而常常忽视了寻找真正的问题所在——研究自己。

   曾经有记者问米开朗琪罗是如何创造出伟大的《大卫》这件巨作的,而米开朗琪罗回答说:“很简单,到石厂,看见一块大石头,我在这个石头上看见了大卫,我只要凿去多余的石头,只留下有用的凿去多余的石头之后大卫就诞生了。"

  米开朗琪罗的回答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摆脱生命中的限制、阻碍我们的东西,用做减法的方式,像洗涤沾了墨水的拖把一样,不断地清洗,使自己的心灵成长。我们就可以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人生的巨作。而在我们生命未结束前,所有的人生篇章只是我们的草稿,是可以修改的。

  书中讲述的并不是能教会给你许多新东西,而只是提醒了一些熟知的事情,让常识更平常,是一些关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却对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感悟,把这些感悟如何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是关于研究自己的小手册。是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思考,生活中、人生道路上即兴的、通俗的、容易的甚至是自己胡思乱想中提炼出的最简单的道理,也是你和我一样其实都是早已熟知的常识。越是常识越不为大众所知,越是个人的东西其实越是普遍。故本人把本书叫做《写给自己看的书》。

  也是因为自己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研究自己,把最基本的认知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做人做事的行为上,在创造自己人生的价值途中,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正走在人生的高速公路上,也是因为这么多年来由于自己的发展比较慢,却是自己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在朝前行进,这也就是我《小蜗牛飙车》的人生。

全部评论